
“健康机关”知识宣传丨主食吃太少,可能引发这些健康问题
关于主食,人们常有这样的误会:“多吃点肉没关系,只要不吃主食就不会长胖”,还有人将碳水化合物视为“洪水猛兽”,认为不吃或只吃一点主食,能减轻代谢负担、防范糖尿病等健康问题,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。
不吃主食易患糖尿病
《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:临床研究与评论》杂志刊发一项澳大利亚团队的研究,经过对近4万名成年人为期1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,坚持低碳水化合物、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(碳水摄入量不足38%)的人,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饮食更均衡(碳水摄入量大于55%)的人群高出20%。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钟历勇表示,近年来不少人对主食的功能产生了一些偏见。
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之首,它在体内分解产生的葡萄糖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,还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。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,会导致人体出现低血糖、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紊乱、脂肪过度分解、蛋白质过度消耗等现象,影响多种机体功能。
大多数普通人
日常多吃糙米、红米、黑米、燕麦、藜麦、荞麦等全谷物,以及赤小豆、绿豆、芸豆、鹰嘴豆等豆类,保证每日摄入量在50~150克,或占碳水摄入总量的30%~40%,胃肠功能较弱的人酌情减量。
大多数坚果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,亦为优质碳水和优质脂肪的重要来源,每日以25~35克为宜。
一些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,如玉米、薯类等,也可起到减缓升糖的效果。
来源:人民日报微信、生命时报微信